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网>名师风采>详细内容

“庆祝第31个教师节”系列报道(1)“幸运!能够参与航天航空产品的研发”——记我院机电工程系教师楼华山读博期间搞科研二三事

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闻网 作者:崔智慧 编审: 发布时间:2015-09-08 浏览次数: 【字体:

新闻网通讯(记者石玉丹)当人们还满怀激情沉浸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9.3胜利日大阅兵的兴奋和骄傲之中时,你可知道,在那些高、精、尖的现代武器背后,潜藏着一支研究试制现代武器装备设施的研发人员,算起来,我院机电工程系在读博士生楼华山也是这些研发人员中的一员哦。
楼华山是个70后,1992年在成都科技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柳州铁路局第一建筑工程段。2007年,调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任教师。在记者看来,楼华山谦逊而友善,身材不高,微胖,表情有些愧怍。而愧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对学院和系部建设发展没有做出过大贡献而记者执意要采访他。
一起分享他的故事——


幸运考上博士


在铁路企业工作那段时间,楼华山认为传统的人才培养体制模式有缺陷:没有创造获得感性知识的良好条件,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成材率很低,灌输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起了“拔苗助长”的反作用,导致人的成长比较缓慢。
调入柳职院后,楼华山切身体会到了国家实行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强烈冲击,感受到国家在培养人才方面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很大程度地改变。例如,学院投入大量的物力建设了完善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贴近企业生产模式的环境,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鉴于学院目前招收的生源素质,以及学生经学院培养后达到的水准,可以说学院教育体制带来的效应非常显著。这表明国家教育改革已经走上一条符合人认知规律的轨道,即,感性认识的积累→理论的升华—感性认识、理论认识的螺旋交融。
置身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的楼华山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知识的陈旧,深感压力山大,渴望自我提升的意愿非常迫切。经他本人的强烈申请及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开始了通过“读博”达到自我提升知识价值的旅程。然而,读博之路并不平坦。当年,由于英语和专业数值分析两门功课“烤糊”了,没考上。经过一年的充分准备,在2011年复考时他如愿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机汽学院的博士。楼华山认为,那更多的是一种幸运,应该归功于参加考试的对手水平下降。得到了命运的青睐,他成了一名博士研究生,师从华南理工大学屈盛官教授,(攻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方向:精密制造技术及计算机应用),从而有机会从事一项航天课题的研究——命运在楼华山面前翻开了另一个篇章。

读博心得:跟对人很重要

如果你就读的是985大学的博士,业内人士往往会认为,那将决定你未来人生的高度和专业水平的牛B程度。985院校人人向往,因为在那里,很可能会找到改变你命运的导师。由于教育的优质资源大多流向985,在这类大学里,你就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去干事创业,因为它锻炼的是人的综合能力,这不是学了一门课程然后考试得多少分就OK的学习能力,而是一种学以致用的能力。评价一名博士研究生的水准主要依据该博士研究生做出什么事情、完成什么项目、出什么成果等等的能力,拼的绝对是硬功夫。而导师则是为你指明方向和制定框架的人,他不至于使你在无边的黑暗中隐忍着艰难摸索而方向不明,也不至于在宽广的科学海洋中不着边际的游弋而跑题太远。因此,无论在什么领域,“跟对人(导师)”都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对从事军工项目的人自然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承接此类项目的,能接下重要的一个航天课题,已经充分说明了导师在业内的层级和“江湖地位”,非常幸运的是,我院机电系的楼华山老师因为师从名师屈盛官教授而能参与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
有一次,他投入5万余元经费的科研实验因失败而打了“水漂”,感到了深深挫折感的楼华山万念俱毁,是他的导师、屈盛官教授承担起了失败的责任,并在后续的试验持续给予他支持,直至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屈盛官教授何许人也?别的不多说,单说他十项成果应用于军工领域的科研项目,没有绝对的信任以及深厚的科研水平功底,是难以承接到这些涉密的国家大型军工类科研课题的。
楼华山打心底里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位业内“大伽”,他既敢于承担责任,又乐意悉心栽培学生、提升学生。而导师在对课题框架的制定和确定课题方向上把握之准,令楼华山有遍寻无着后豁然开朗之惊喜。
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从事国家军工项目的研究,楼华山通过了导师关于涉密人员的资格审查后才得以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尽管他读博的研究所是一个高度涉密机构,但是够格参加类似军工项目研究的学生不多。全实验室只有楼华山是涉密人员,这怎么说都是一件值得学院为之骄傲的事情。


科学的道路没有一马平川

课题最难的是方向,方向已定,又得到了很多学科带头人的帮助指教,进展就会顺利很多。楼华山称,在工作遇到瓶颈时,别的老师的点拔,已经超越了传授知识的意义,实际上是在输出一种财富。只有在科研工作中迷茫过、摔倒过又成功过的人,才真正明白“点拔是一种财富”这句话的实际意义。为此他庆幸得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很多杰出的老师的点拔,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地提升。
课题初次投入上百万元,开始进展缓慢,样品制备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由于所研究的课题跨专业比较多,受到知识“瓶颈”效应的约束,研究初期进展缓慢。后来研究工作慢慢开展以后,实验开始多起来。
该课题需要两个硬实力来佐证,第一,要有实物,即要有产品出来;第二,你的学术水平还得在指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来证明才算完。别人都在盯着呢!钱花出去了,成果在哪?论文在哪?刚开始楼华山感觉难度太大了,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主要困难在于课题要运用到的跨学科知识太多,学科之间还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为此楼华山心里那个急哟!吃不好、睡不好是肯定的,整天想的就是怎么把实物样品给做出来,怎么把论文给完成。那段日子,真有点“不把自己当人”的节奏。随着时间推移,课题渐渐驶入正轨,慢慢变得顺手起来,资金也在一拔一拔地追加。
经过几年埋头苦苦钻研,产品终于试制成功!看着生产出来的产品,感觉就像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兴奋;看到这个将来可以应用在实际的产品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和心血,楼华山心里感到无比自豪!
有人笑称:如果要归类,他和导师之类的科研人员大概要划归“不拿钢枪的祖国卫士”之列。
课题越深入,“做科研就是砸钱的活”这种感受就越强烈。楼华山为样品做试验,用一次等离子抛光仪抛一个样品就要花掉1200元,扫描电镜用一天得花掉4000元,做十几个样品,一天就得花去两万余元!培养人才也要靠雄厚的财力去支撑才可以。
项目觉得缓慢、很艰难的时候,他一度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是肩上的责任让他坚持了下来。既然选择了读博,就必须有结果,对家人负责,对单位负责。楼华山认为自己有湖南人的优点:“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讲白了就是死磕。时下,死磕已经被升华成一种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的精神,很多时候是这两个字把我们带出了沼泽地。而楼华山轻描淡写地说,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使他坚持了下来。就是在这种死磕精神的坚持下,在帮导师做军工产品的一个重要元器件时,师徒二人获得了重大突破并申请到了专利!

搞科研:体验交替出现的枯燥与美妙

在国家级重大基础科研课题研究中,楼华山已经发表4篇高水平SCI期刊检索的论文,另一篇也在二区期刊审稿中,并有三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局授权。另外申报的两项国防专利,其中一项专利已经得到授权。
在楼华山看来,投身科学研究、探索未知领域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他求学的新金属材料中心可不是一般的研究中心,研制的都是些军用飞机啊舰艇啊激光炮啊等等,这些未所未闻的事情,把记者听得一愣一愣地。鉴于保密的约定,记者不得不把一些很牛的事情遗憾地略去不表。
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充满隐秘快乐的事情。
目前,他与导师研发的项目成果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领域,而他开发生产的军用材料,其市场价为3000元~4000元/公斤,北京、哈尔滨的一些科研单位在生产,不过暂未用于民用领域。因为此类产品富含科技含量而价格昂贵。而同类产品中,欧美已经将之用于民用领域。这种性能优越(包括稳定性、力学和热学等等)的复合材料或可成为未来世纪的主流材料。如果用在汽车上, 节能效果立马突显,据悉能降低汽车百公里的耗油量,如果用于民用领域,那可是了不得的突破!
除了枯燥的研究和实验,读博期间也有很多高兴的事情间断性地出现,令楼华山觉得搞科研是很美妙的一件事情。当陪着导师到北京相关部门汇报研究工作进展时,他是从未有过的兴奋;当第一篇SCI文章被收录时,心里是万分激动;申请的第一项专利被授权时,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
在产品提高完善阶段,楼华山体会到了搞科研的成就感以及随这种成就感伴生的莫大的乐趣。他坚信,3-5年后,自己做的样品应该是在完美的道路上持续向前挺进,在超越自我上呈现质的飞跃!

未来正在来的路上

不久,楼华山将回到学院,系部已经安排他2015-2016上学期的课,届时,他期望能将自己学到的本领最大化地用于培养优秀学生,以回报学院对自己的爱护、支持和帮助。
他希望拥有一个平台,让他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为学院的发展中。因为回来后,做出成绩、用实力说话,声音才更响亮,才更能以业绩服人,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建一个材料制备方面的、为柳州企业服务的实验室,慢慢建成综合性实验室,是他最大的愿望。他将致力于变跟随为引领,将利润之末端变为利润最大化,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努力中为学院发展赢得话语权。
他感谢家人、学院领导和系部领导的大力支持、爱护与帮助,使自己免于其它因素的困扰,得以专心致志地投身航天领域的研究,他也很庆幸在这其中自己获得了成长。2014年夏天,一位研究大型激光武器的专家曾这样评价楼华山:在开展科研项目中,“居然从配角上升到主角”,显示了不一般的韧劲。我们期待楼华山学成归来能有更多精彩的表现,在发挥聪明才智的同时,为学院、系部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楼华山博士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楼华山(左)和他的导师屈盛官教授(右)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