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新闻网消息(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黄磊 王志威 图/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郑胜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7月15日至18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科教兴农”服务团前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牙寨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环保深入人心,守好绿色家园
服务团在牙寨村开展环保清洁和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不怕脏、不怕累,分工明确,拿着扫帚、簸箕、水桶、抹布等工具,对学校、操场、社区等进行了地毯式清扫,为小朋友和村民开展环保知识宣传。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为接下来的活动创造了良好环境。活动队员们还深入社区开展环保宣传,宣传环保理念,做好垃圾分类小实验,传递环保小妙招。在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也体会到了环卫的不易,也借此机会呼吁大家切勿乱扔垃圾,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提高环保意识,为保护家乡环境、提高居民文明素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欢乐暑期,携手童行
服务团在三江县独峒镇牙寨村开展主题为“欢乐暑期,携手童行”的七彩假期活动。实践队员们组织当地的小朋友们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图书漂流活动、知识科普课堂、乡村振兴宣讲、户外趣味运动等,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期。
本次的“科教兴农”服务团共开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音乐、绘画、手工、科普等课程。让学生们通过手势舞、学唱歌、猜歌名、演才艺、赏歌曲等环节把学生们的情绪带上高潮,让小朋友们战胜内心的胆怯和害羞;绘画课上,让孩子们在帆布袋上展现自身的创意,大开脑洞勾勒出一个个美丽的图画,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手工课现场,小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绣球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对绣球这一传统手工艺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紧接着,老师详细讲解了制作绣球的材料准备和基本步骤。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参与者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材料,开始精心制作属于自己的绣球作品。无论是小朋友还是队员们,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制作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欢笑声与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创意,共同探索手工制作的乐趣。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小老师还组织了知识问答竞赛,对表现优秀的小朋友给予了小奖品作为鼓励。“小老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与孩子们建立了良好的情谊。在课堂知识学习结束后,实践队带领小朋友们举办校园趣味运动,在“趣味拔河”、“小火车钻山洞”等活动中,小朋友们踊跃参与并取得到想要的奖品,活动也在洋溢着孩子的笑语中取得圆满结束。
劳动实践,展真学实干
实践队员依托学院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家电维修、用电安全宣传、电脑维护等活动。闻讯而来的村民们纷纷从家中搬来了出现故障的电磁炉、风扇、电饭煲等家电。维修人员们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村民,认真询问家电的故障情况,并迅速投入到维修工作中。他们熟练地运用专业工具检测故障、更换零件、焊接电路,一丝不苟地对每一台家电进行“诊断治疗”。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还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家电使用和保养的方法,提醒村民们注意用电安全。对于一些因零件损坏严重无法现场修复的家电,维修人员仔细地向村民说明情况,并提供了维修建议和购买渠道。村民张大爷看着刚刚被修好的电风扇,高兴地说:“这个电风扇坏了有段时间了,一直没地方修,今天这些同学们免费帮我修好了,真是太感谢了!”经过一天的忙碌,维修团队共为村民维修了各类家电,解决了村民们的实际困难,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此次家电维修活动,不仅为村民们节省了维修费用,解决了家电维修的难题,更增进了与村民之间的感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调研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团来到牙寨村茶叶示范点,跟随茶农的脚步,开展实践调研。实践队成员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连成片的茶园出现在眼前,茶农向实践队成员展示采茶叶的手法“一芽一叶”。实践队成员上前观看并认真学习,弯下身子、俯下腰,以实际行动体验乡村振兴的成果,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用实际行动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走近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勇担责任、真情奉献的精神风貌。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乡村,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用专业技术传播价值。在实践同时也让同学们有了巨大收获,不仅能够领略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还有效提升了青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素养和思想觉悟,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基层,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青春年华谱写奋进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垃圾分类科普课堂
图书捐赠活动
手工绘画课堂
家电维修服务
学院网站审核: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杨小浒
学校网站审核:党委宣传部 陈晨